• 大事记

一、历史沿革

19536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宣布组建杭州化学工业学校,校址选定在杭州文一路打索桥旁,占地235亩。

19538月,接收原浙江纺织学校75153平方米校舍,于同年914日开学。同时设立温州分校,保留校舍7700平方米,19549月分校撤销。

19586月,学校归属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更名为浙江化工专科学校。

1960年,校舍建筑总面积达32916平方米。其中除全部教室、化工实验馆、5号教工宿舍及3号4号学生宿舍采用砖混结构外,200平方米简易仓库采用竹木结构,其余宿舍均为砖木结构。

196028,浙江省决定以浙江化工专科学校为基础建立浙江化工学院,校址选在衢州城南石室公社(今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烂柯山下。

1960222日,浙江化工学院破土动工。半年时间抢建了1.25万平方米的校舍。9月,专科、本科迁往衢州,开始教学活动。同年,文一路校园内主马路东边的房屋(不包括14号楼),全部移交给杭州工学院(杭州工学院停办后,上述房屋转给省委党校)。主马路西边的全部房屋及设施,以及主马路东的14号楼留给中专部(后改杭州化工学校)使用。

19637月,学校又归属化工部领导,浙江化工学院迁回杭州原址(浙江化工专科学校),两校共同使用杭州化工学校校舍

196511月,学校再次归浙江省管理,浙江化工学院又迁回衢州原址办学。校园原占地近500亩,1961-1962年两次退地后留200亩,1980年,校舍建筑总面积达53155平方米,投入基建费用总值304.5万元。建筑物大部分为混合结构,少数实验室和金工车间、钢材仓库为砖木结构。

1960年至1965年,学校经历领导体制和校址的三次变更是我校历史上有名的“五年三迁”。

19707月27日,浙江省革委会决定将杭州化工学校并入浙江化工学院,原浙江丝绸工学院迁入,房屋和设施全部移交给该校。文一路21号、39号、41号的家属宿舍楼群,1980年前一直由浙江化工学院使用和管理,其产权属浙江化工学院。1980年起,所有权归属浙江工学院。

1978512日,浙江省委下文创办浙江工学院,校址选在西湖区(现为下城区即目前朝晖校区)上塘公社潮王、东新大队,规划用地430亩,按3000学生规模设计。

1978729日,组建“浙江工学院筹建领导小组”。

197944日,浙江工学院破土动工,在租用的上塘河北岸东新地块上,率先建设2115平方米的两栋二层简易楼(1998年被拆除,现3#学生宿舍处),930日第一批教工从暂住的西湖区委招待所、三墩旅馆和笕桥旅馆迁入该楼。届时,浙江工学院筹建领导小组的办公所在地也从租借的大华饭店分部搬迁至简易楼,开始了浙江工学院的建设发展历程。

1980年,浙江化工学院作为建校基础并入浙江工学院。

198084日,成立以周学山为书记的临时党委,确定了“边基建、边迁校、边办学”的方针。当时已建成第一幢建筑面积为4067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即2#学生宿舍,1992年东侧扩建1563平方米)和建筑面积为1655平方米门架结构的学生一食堂(2003年被拆除后建学生宿舍及附属用房),开始招收了浙江工学院的第一届学生,并借用省府米市巷招待所(即之江饭店)礼堂举行了开学典礼。

1981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衢州校园土地连同地面建筑物转让给衢州化工厂,450万元转让费,全部用于浙江工学院校舍建设,并经省计经委安排分年纳入省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1991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开始与祖籍嘉兴的台湾实业家张子良先生洽谈捐资在浙江工学院基础上共建浙江工业大学之事。

199112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张子良先生签订了《张子良先生捐资兴建浙江工业大学的协议书》,接受捐资1000万美元,省人民政府配套费6000万元人民币。

19923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浙江工业大学总体规划,定土地500亩,在校生6000名,校舍总面积26.7万平方米。

1992421日,子良教科大楼奠基典礼暨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体育馆)开工仪式隆重举行,省市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张子良先生、葛洪升省长为奠基石铲了第一锹土。1995 6月,子良教科大楼A区竣工,19989月,B区、C区竣工。

1992年,校舍建筑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以上塘河为界的南教学区、北生活后勤与实习工厂区的格局。

19931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浙政(1993274号文件,同意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

19931115日,举行由张子良先生捐资兴建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体育馆)落成典礼。

199411月,浙江省政府下发浙政发[1994]199号文件,将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所属的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浙江工业大学。

199515日,浙江工业大学与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两校合并大会在主楼(后更名为存中楼)报告厅举行。

1996年底,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在建面积4万平方米。

19981月初,接受邵逸夫基金会捐赠,将兴建现代化科学馆。2000420日,逸夫科学馆落成。

19981020日,学校校大门落成、子良教科大楼竣工典礼在子良楼B区举行。

19981020日,翔园宾馆落成。

19981021日,李寿恒铜像落成。

19997月,省政府下发浙政发[1999169号文件,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定名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校区。学校决定在之江校区创办民办机制运作的二级学院——之江学院,并进行总体规划方案设计。通过规划实施,至2007年7月,校区占地面积达247亩,总建筑面积148154m2,形成了功能分区较明确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1999年底,学校占地773 ,校园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

20013月,浙江省政府下发专题会议纪要[20017号,将省建材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

2001年,学校决定在小和山高教园区兴建浙江工业大学小和山校区,并成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校区规划总用地2150亩。

2002年初,屏峰后勤公建区块一期工程开工。一期工程于20036月完工,包括学生宿舍13幢,食堂1幢,总建筑面积8.2平方米。

2002628日,浙江工业大学小和山校区举行开工典礼,时任浙江省省长柴松岳宣布开工并启动打桩电纽。

20039月,屏峰校区(6月,小和山校区更名为屏峰校区)教学区块一期工程共完成教学用房(包括广知楼、语林楼、健行楼)建筑面积73660平方米,运动场地33000平方米,市政道路42000 平方米,绿化面积 60000 平方米。

2003922日,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举行了开园仪式。

2003923日,近5000名新生顺利入驻屏峰校区。24日,学校在屏峰校区田径场召开了校区首个开学典礼,开创了屏峰校区办学新的历史篇章。

2004920日,屏峰校区教学区块二期学院楼工程开工; 1022日体育馆开工; 1122日图书馆开工。其中各学院楼(博易楼、郁文楼、法学楼、畅远楼、仁和楼)地下车库、环境绿化、大门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等于20058月竣工交付使用,图书馆、体育馆于20067月完工并交付使用。

20075月,屏峰校区校门及文化墙通过专家组验收。

2007731日止,屏峰校区已完成建筑面积353845平方米,已征土地1844亩。由教学区、运动区和后勤生活区从南到北组合而成,具有数字化、园林式、开放型”整体定位的功能完整的新校区初具规模。

二、机构沿革

19536月,在上海成立了化工学校筹备处,之后成立基建部门。

19602月17日,成立了由衢州化工厂、施工单位和学校组成的浙江化工学院5人基建指挥领导小组,张庆三任指挥,刘亚东、杨德发为副指挥。18日组建了基建办公室。

19781010日,成立浙江工学院基建处。

199412月,浙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浙江工业大学,拆除相隔围墙,扩展校园面积,原基建人员并入浙江工业大学基建处。

19995月,学校进行第二轮体制改革,将房地产管理处与基建处合并,成立基建房产处。

19997月,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后,原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基建办公室改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基建房地产管理办公室。

2000年,学校开始着手小和山校区的建设筹备工作,20019月成立小和山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小和山校区的基本建设。

20006月,成立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校区基建房地产办公室。

200112月,学校进行机构调整,撤销和调整基建房产处和产业后勤管理办公室,分别成立校园建设处和公共事务管理处。

20026月,成立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校园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20026月,为加快新校区的建设,学校决定成立容大集团小和山公司建设办公室,负责后勤公建区块建设。

20034月,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屏峰校区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办公室在学校和屏峰校区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学校和校区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屏峰校区规划与建设方案,实施屏峰校区的规划与建设。

20066月,屏峰校区规划与建设办公室职能并入校园建设处,容大教育集团承担的后勤基本建设职能划归校园建设处。